11月14日下午2:30,艺术设计学院在苍梧校区艺术楼409教室成功举办“不负热爱,奔赴山海——我的专业与职业选择与思考”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我院优秀校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席丙洋担任主讲。席丙洋老师专业功底扎实,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作为青年教师骨干,其成长经历与职业思考吸引了众多不同年级学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席丙洋以大学时期的珍贵照片为引,分享了求学阶段的专业探索历程与成长趣事。一张张充满青春印记的照片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轻松幽默的讲述营造出亲切自然的交流氛围。

在核心分享环节,席丙洋聚焦设计实践,深入剖析了两大代表性项目:在上海电气的机器人外观设计中,他阐释了工业设计如何实现“功能与美学”的有机平衡;在得力东方文彩的文创产品设计中,他复盘了从文化元素提炼到产品市场化的完整流程。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总结出文创设计的几点心得:善用“玩梗”等年轻化表达引发共鸣;敏锐捕捉用户情感,做到“情绪的精准拿捏”;坚持挖掘本土文化,实现“在地书写”;探索“沉浸式联名”,放大品牌传播效应。

作为设计历史与理论领域的青年学者,席丙洋在设计研究方面也分享了独到见解。他结合主持的省部级项目“百年巨变下的上海设计教育谱系研究”,以及对设计史的持续关注,从包豪斯理念到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系统阐述了“设计是服务于大众的艺术”这一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他特别强调了文化素养对设计者的重要性,指出“如果没有自我文化的确信,就会产生对外部文化的盲目追随”。他鼓励同学们要多读书,提升文化底蕴,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优秀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既要深入理解文化传统,能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切实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强调设计不仅要追求审美高度,更要注重实用性与普适性,任何优秀的设计都应回归用户需求、融入生活场景。这一理念也贯穿于他的教学与产学研实践中,指导的学生作品屡次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权威赛事中获奖。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设计项目如何从零启动”“学术与行业如何平衡”等问题踊跃提问。席丙洋结合自身从学生到硕导、从设计师到教育者的跨界经历,以生动语言一一回应,特别针对课题研究与方法论等问题提供了切实建议,为有意深造的同学指明了方向。
本次讲座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联,也通过学者视角的学术分享与实践复盘,拓展了大家对设计行业多元发展路径的认知,为同学们的生涯规划注入新的思考与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