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学生社区A7/A8-205召开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暨“实践归来话成就”团支部交流分享。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代表,2023级、2024级、2025级各班团支书及团学组织学生代表参加。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共组建四个集中实践队伍,其中本科生团队三个,研究生团队一个。分别为“丹青逸笔 青绘芳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山海灵境,艺塑花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艺珐淬心,柳韵织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海州五大宫调的创新传承与现代文创演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艺珐淬心,柳韵织情”团队获校暑期实践方案重点立项一等奖,海州五大宫调的创新传承与现代文创演绎”团队获二等奖。

各团队负责人围绕关爱服务、陪伴前行、文化传承等领域,从实践策划思路、具体实施过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未来深化计划等方面,系统分享了团队实践经历。实践内容覆盖艺术课堂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地域文化溯源调研、社区安全知识宣讲等多元形式,每个项目均凝聚着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智慧与辛勤付出,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将专业所学融入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与青春担当。
总结汇报后,各团支部围绕实践筹备经验、团队协作管理方法、成果展示与传播路径等实际问题,与各团队负责人展开互动交流,现场探讨氛围热烈,进一步促进了实践经验的共享与借鉴。

院团委负责人对整体实践情况作总结点评。徐熙檳充分肯定了学生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展现出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素养——本年度实践突出体现了"专业赋能实践"的特点,各团队能立足艺术专业特长,将技能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从专业视角切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团队成员在服务过程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徐老师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路径,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做好成果总结与反思,形成"实践目标—实施过程—成效评估"的全流程闭环,既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技能,更在服务社会中厚植责任情怀,为未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奠定坚实基础。

艺术设计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立领导小组,通过动员会、筹备会等周密部署,实践期间指导教师全程跟进。本次经验分享会系统提炼实践经验、剖析不足,旨在激励青年学子投身实践,促进理论与行动结合、服务社会与增长才干相统一。院团委将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补足短板,深化专业实践融合,持续培育特色品牌项目,引导青年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姿态,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挺膺担当,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